居民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農業污水組成。生活污水成分比較固定,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、氨基酸、脂肪等有機物,比較適合于細菌的生長,成為細菌、病毒生存繁殖的場所;但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性,且具有一定的肥效,可用來灌溉農田。農業廢水的成分則多種多樣,不同的季節,不同的地方,不同發展目標的村鎮,其廢水需要用不同的處理方法。在處理污水時,為減小污水排放量及其復雜程度,保護人居環境、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的意義。
污水處理站的作用是對生產、生活污水進行處理,達到規定的排放標準,是保護環境的重要設施。工業發達國家的污水處理站已經很普遍,而我國村鎮的污水處理站很少,但今后會逐漸多起來。
有條件的村莊,應聯村或單村建設污水處理站。并應符合下列規定:
①雨污分流時,將污水輸送至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;
②雨污合流時,將合流污水輸送至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;在污水處理站前,宜設置截流井,排除雨季的合流污水;
③污水處理站可采用人工濕地,生物濾池或穩定塘等生化處理技術,也可根據當地條件,采用其他有工程實例或成熟經驗的處理技術。
人工濕地適合處理純生活污水或雨污合流污水,占地面積較大,宜采用二級串聯;生物濾池的平面形狀宜采用圓形或矩形。填料應質堅、耐腐蝕、高強度、比表面積大、孔隙率高,宜采用碎石、卵石、爐渣、焦炭等無機濾料;地理環境適合且技術條件允許時,村莊污水可考慮采用荒地、廢地以及坑塘、洼地等穩定塘處理系統。
站的選址,應布置在夏季主導風向下方,村鎮水體的下游,地勢較低處,便于污水匯流入污水處理站,不污染村鎮用水,處理后便于向下游排放。它和村鎮的居住區有一段防護距離,以減小對居住區的污染。如果考慮污水用于農田灌溉及污泥肥田,其選址則相應的要和農田灌溉區靠近,便于運輸。
污水處理與利用的方法很多,選擇方案應考慮以下因素:
①環境保護對污水的處理程度要求;
②污水的水量和水質;
③投資能力。污水處理技術,就是采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分離出來,或將污染物轉化成無害物質,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。
現場觸摸屏